寻找神仙的。
神仙没找着,结果发现了一个片岛屿,“若虬龙浮在水面”,所以朱宽为其取名流虬。
根据后来琉球史书的时间看,隋朝时琉球岛上就算有人,也还没有正式的国家,大概在宋朝时期,琉球上才有了国家。所以朱宽的命名权有时间上的版权保证。
后来唐朝时,史官记载此事时觉得朱宽取的名字不太好,因为‘虬’其实就是小龙,这是对皇帝的不敬,所以给改了个巨土的名字——流求。
这个史官不知道是谁,反正感觉文学修养不怎么高,直接把小龙变得流里流气的。但这个巨土的名字一直在史书上趴了好几百年。
一直到明太祖登基后,朱重八这个地地道道的农民都觉得这名字实在是太土了,不知道是自己翻了字典,还是让大臣帮忙,给改成了后来的名字——琉球,意思是琉璃和珍珠。
从明太祖给的名字,就知道明朝对琉球的态度是很友善的。事实上,大明朝最重视和友好的藩属国中,琉球和朝鲜可以排在并列第一位。
如果把藩属国看成是儿子的话,那这两个国家就是大明的一对孪生兄弟,疼爱不分先后。因为琉球更弱小,所以大明照顾的可能还更多一些。
例如明太祖曾亲赐闽中三十六姓二百多人移居琉球,这些人可不是靠父母贪污出国的,那都是实打实的人才,为琉球带去了很多大明的先进科技和文化。
所以萧芹打琉球的第一个原因大概就是这种心里,你最心疼谁,我就打谁,看你能把我怎么样!
第二个原因,就是因为琉球独特的地理位置。琉球离大湾只有咫尺之遥,渔船打个鱼都能飘过去。
离大明也比日本近很多,可以说是大明与日本之间的最佳跳板,打下琉球来,将来再打大明就容易多了。
第三个原因,就是琉球很有钱,琉球这个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了很多商船的避风港,甚至很多商船直接在港口就进行交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