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可他也不敢过于唐突了。
汤廷亲自领着贾蔷,找到了考棚。
坐进了考棚,贾蔷才算是安下心来。
数个时辰,从蓟镇到京城,八百里加急也没有他快。
大乾的会试是三场,连续三天,考生不得出考棚,吃喝拉撒都在考棚中,初春的天气,身子差点的半条命都去掉了。
第一场四书义三道,经义四道,第二场论一道,判语五条,诏、诰、表内选答一道,第三场经史策五道。
贾蔷的学习时间相比起其他学子而言,是很短的,他从十四岁才真正开始认真学习。
可他也有优势,强大的精神让他的记忆力超群,一般看两遍就可以记下。
另外,他的藏书也是其他学子难以望背的,他可是集中了宁国府、林家、薛家、他人送的,以及从各处没抄来的大量书籍,使得他手中的藏书超过了正常以诗书传家的大家族。
特别是考试类书籍,他更是融合了南北两地的精华。
在答题时,就算有题目他少有接触,完全可以查看物品栏内的书籍,这方面他可是能够作弊的。
转眼三天过去,第三场试卷交上去,一位位考生或兴奋或惶恐的走出考棚。
他们看到一太监快步走向一处考棚,拦住了考棚中出来的学子。
正在他们惊讶,心中想着这学子是做了什么事让宫中太监找到贡院来了时,他们见到了太监脸上灿烂的笑容。
“贾侯,主子听说你回来了,请你入宫呢!”来的太监是夏守忠,他可是等在贡院外的,一见贡院开门就立即冲了进来。
贾蔷从蓟镇赶回来参加会试,这件事被景文帝知晓了。
根据九边传来的情报,知晓蓟镇并无发生战事。
景文帝急着想见贾蔷,听贾蔷自己描述与鞑靼人交战的经历,所以夏守忠才会如此焦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