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镇国谋士 > 第339章 白捡的功劳!

第339章 白捡的功劳!(1 / 7)

蒲阳。

魏国北境重城,南与平阳相望,城北是长城,城外不远便是一望无际的草原。

原本蒲阳不过一小镇,后来因为戎狄人每年秋冬从此地进入魏国腹心地带打秋谷,这才修建了长城。

蒲阳以西是河水,以东是魏国腹心地带。

蒲阳、南曲以及南面的平阳、榆城共同构成了南北四城一条线,既防戎狄,也防大乾。

大乾与魏国征战多年,虽彼此攻伐,却也有一定默契,那便是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攻取蒲阳。

原因无他,两国都将戎狄视作外邦蛮夷,不服教化。

两国再怎么打,那也是中原人自己的事。

若谁放戎狄进了中原,那便是列国的罪人。

蒲阳之于魏国,恰如渔阳的塞北城之于大乾。

只是自河西一战后,大乾夺取了平阳、榆城。

后来即便英武王魏婴亲自去大乾和谈,也只换回了曲水。

平阳成了大乾钉在楚国南面的一根刺!

如此一来,蒲阳、南曲的布防就显得尤为重要。

戍守此二城的左起也取代王景成了镇西将军。

自河西大败、遭受重创之后左起便痛定思痛,精练魏武卒。

因为在河西大战时被大乾军以新式硬弓射伤,他痊愈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命人研制弓箭。

同时不忘命军中匠造改进盔甲,不断试验抗设能力。

在此期间,甚至有匠人提出制作一种无缝整板铠甲的建议。

大体做法是用贴片像做衣服那样正片拼接,以解决板札甲、鱼鳞甲的轻薄问题。

但问题在于打造这样的盔甲极为耗费生铁,更费人力。

而生铁对魏国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战略物资,此前为打造魏武卒的板札甲时就已经被兵部、户部联名弹劾,称其“耗费太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