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寿陵等城。
按他目前的兵力,可以轻松自寿陵向西,吞渑池,夺阴城等地。
但这样一来,大乾军意识到不妙,很容易龟缩不出。
所以给大乾留出足够的“安全之地”才妥当。
事实上,这是潘凤,乃至魏婴、田用等人认为的最佳决战之地:就在大乾家门口灭杀大乾军,将其士气彻底打垮!
其二是渑池。
渑池过了河水便是河东之地。
当初大乾王破虏、林北狂奇袭平阳,便是利用渑池实现。
同样,大乾军其实也可以从平阳反渡渑池,顺势深入韩国腹地,顺势向东,接应曹城、芒城的大乾军。
在潘凤心底,这个方向可能出现大乾军的方向最大。
是以以他丹陵为中心,他的兵力布置也更往渑池的方向靠。
其三,是平阳到榆关方向。
榆关重回魏国是不假,但大乾军此前占领过一次榆关,鬼知道他们会不会再占第二次?
若榆关再度失守,大乾军据榆关可俯冲大梁、丹陵。
方向虽不同,难易程度相仿。
大乾一旦得手,到时候为难的就不是大乾,而是他了!
当然,在他心底觉得这种事发生的可能性极低。
毕竟此前榆关丢失非战之罪,而是左起跟王景闹内讧。
出发之前他再三跟魏婴确认一点,守榆关的是魏国那位主将。
直到魏婴告诉他是魏国有名的守城老将庞喜,他这才放心。
旁人不知道庞喜,他知道。
因为他在庞喜手底下吃过亏,也知道庞喜率军有“王八壳”之称。
可以说,只要庞喜不浪,不想着建立奇功,榆关无虞!
三个方向,潘凤各有侧重。
果不其然,夺城第四日,从渑池方向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