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听这话,先还热情洋溢的氛围,一下子冷却起来。
若不是说这话的人是乔巧,想必在座至少有两人开始反驳了。
“四侄女,这女学……不太好办呀?”
余志和皱眉。
对于乔巧的提议,他倒不怎么感觉意外。只是真要实施,可能阻力巨大。
“先不说有没有人家愿意送闺女来上学,就算有,女先生上哪里请?”
“里正叔!”
蔺清莹站起来,走到乔巧身边,向余志和欠身一礼。
“我愿意担当这女先生。贫穷人家,但凡有愿意送孩子来女学的,我可以减免束脩!”
她办的女学,到目前为止,对外招收的学生实际只有常静娴一人。乔巧的两个闺女和两个侍女,感觉是给她凑人头的。
她这女学办的,实在没多大意思。
如果能以余家村的名义办学,那意义就完全不同了!至少表面上,她是和陶先生平起平坐,正规族学的先生了。
循序渐进,不争一时长短,她期望的是未来!
余志和一阵沉吟,看了看他爹。
乔巧留意大家脸色,不失时机地补充:“在女学彻底走上正轨之前,每一年,我会赞助一笔银子,帮助女学发展。”
“族学不必单独修建女学的学舍,地点就定在我家。”
蔺清莹已经打算在县城买宅子。村里这处老宅,用来扩充女学正合适。
话说到这份上了,余志和明白两人就是想借村子的名义,承认女学。他还有什么不乐意的?
以后难保不定,儿子儿媳也给他生位千金啊!识文断字的女孩子,肯定比大字不识的农妇尊贵。
于是商定隔日,乔巧带乔老爹、余志和去衙门把这二百亩田地名额划分报备后,便开始修建族学。
考虑到公田收益不会马上提现,乔巧又捐了一百两银子,作为村子基建之用。
一顿饭,吃得宾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