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被道堂收养的人,他心中的对错就是道堂对别人错。
道堂错,也是道堂对。
道堂说他不如别人,他不认可。
可他知道道堂为难。
道堂现在被两把火加起来烤......不,是三把火。
道堂的一些朋友这几年时常来见面,关起门来商量什么。
道堂从不说,他不问,可他隐隐约约能猜到是在商量什么。
道堂一直没有明确的态度,是因为道堂心中有一道坎。
这世上做官的人,若有什么与朝廷相悖的心思,过不去的那道坎,九成九是陛下。
可道堂不一样,道堂心中过不去的那道坎是大将军唐匹敌。
在很多年前唐匹敌就请辞了大将军王的封号,可在他的所有旧部心中他就是大将军王。
永远都是。
当年,唐大将军带着大军横扫江南的时候,不是没人向大将军进言。
江南之地富庶,远比北方要富庶,若得江南而自立,就算陛下是千年不遇之明君,又怎能以北方疲敝苦难之地,对抗江南富庶之乡?
况且,以大将军唐匹敌之才学能力,就算是与陛下公平一战也未必就是必败之局。
当时这番话,其实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
跟着大将军唐匹敌的人,在陛下面前功劳永远超不过唐匹敌。
但跟着唐匹敌的人,若唐匹敌称帝,那他们的功劳可就不一样了。
当时大将军唐匹敌的没有将进言之人处死,毕竟那也是追随他许久的忠诚部下。
他将此人免去所有官职,自军中驱离,永不录用,且将此事写信向陛下详细告知。
自此之后,没有人再向唐匹敌提过这样的建议。
可是许多人心中都有些不甘。
随着大宁立国,陛下神武,这种不甘也就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