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蜀山万妖之祖 > 291 宗室

291 宗室(4 / 6)

到凡间收徒传教,也是俗务。陈太真有这方面的天赋,当时就在着意培养,如今让他来管就好。”

凌浑听了,寻思自己的两个弟子刘泉和赵光斗都是山中清修之辈,不擅此道,要想管理这事,还得是前两年新收的萧逸。

萧逸的父亲是上代卧云村村主,他是这代卧云村村主,从小就被当作村主培养,平时掌管村中钱粮,分派任务,处理邻里矛盾,这些全都是做的熟的,唯独有些刚愎自用,听信奸人挑拨,对妻子起疑心是个大错。

不过当初叫他从元江步行到大雪山,又从山下一步一个头磕到洞前,已经磨去了这点刚愎之性,倒是可以一用。

凌浑便把萧逸叫来,做全天下七十二座雪山道观的总住持,管理这些人间道观中的人事钱粮。

青城派那边则是五岳行者陈太真来做。

时飞阳把金银交给他们,这些都是他当初打破传灯寺、转轮寺得到的战利品,这帮蛮僧专会收刮敛财,所用器物都是金银铸造,镶嵌宝石,动辄丈许高的纯金灯树,都被时飞阳用真火重新锻炼,制成百两一块的金砖,至于银砖数量更多。

两派得了金银,各自去挑选培训可用的弟子门徒。

时飞阳又跟泰昌帝说起第二件事,便是造船通商。

明朝时期,海外各国开始有了一定的积累,跟明朝通商,明朝沿海地区的人经常出海经商。

期间为了整治倭患,朝廷发布过几次禁海令,但始终未能完全禁绝,而且执行一松,商人们为了利润就又开始往外跑。

朝廷本身也组织过的官方的船队出海,最著名的就是郑和七次出海,足迹和留下的文物遍布世界各地。

郑和船队负责记录各地风土人情,测绘山海地图,宣扬大明国威,带回各地的特产器物,带去历法文明,赏赐大明宝钞……

明朝跟外国的交流其实很多的,东南沿海,不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