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又不足以打小前锋的内线球员指了一条明路。
在中锋在内线占据统治性地位的年代,佩蒂特的成功丰富了内线球员的打法,为很久之后的大前锋盛世早早埋下了伏笔。
当时的老鹰分别在1957、1958、1960和1961年杀入总决赛,对手都是不可一世的比尔-拉塞尔和他的波士顿凯尔特人。
和倒霉的湖人连输6次不同,佩蒂特率领老鹰在1958年战胜了凯尔特人夺冠,并且在决胜的第六战砍下了50分,一举加冕。
但就这个冠军和对凯尔特人的胜利,让佩蒂特和老鹰拥有了足够吹嘘的资本——拉塞尔和凯尔特人12次总决赛经历,只输了1958年这一次。
这就相当于1988年查尔斯-巴克利在总决赛率领子弹击败甘国阳和波特兰开拓者夺冠,足够巴克利吹一辈子。
而现在,巴克利已经在考虑加盟波特兰开拓者了——前提是甘国阳能经得住fbi的调查。
1965年佩蒂特退役,老鹰队的老板开始考虑将球队搬离圣路易斯,因为这个城市的篮球市场太小了些,球队缺少一个容纳足够多球迷的主场。
老板在尝试各种办法尝试换一个大的场馆无果后,在1968年将球队卖给了亚特兰大的房地产商老板,球队随之搬到了佐治亚州的首府亚特兰大,改名亚特兰大老鹰,这支球队延续至今。
之后几十年时间里,老鹰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篮球天才和崛起机会,但他们似乎总是无法抓住,导致球队始终高不成低不就,在联盟里无法成为真正具备竞争力的球队。
他们拥有过皮特-马拉维奇,但最终将他送走。
他们在选秀大会上摘下过大卫-汤普森,可汤普森不愿意为老鹰效力去了aba。
他们在80年代获得了多米尼克-威尔金斯,却始终无法越过分区半决赛的雷池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