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官场:从一等功臣到省委书记 > 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基层的猫腻

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基层的猫腻(6 / 9)

封闭和发达的熟人社会网络。

要知道,国内很多地方的干部制度是下管两级,这意味着,绝大多数基层官员其实一辈子就呆在一个地方,流动性小,必定形成熟人关系。

并且,官场的治理体系具有鲜明的分口管理的特征,一个主要领导分管一个领域,这个领域往往业务相近,也是相互配合的关系。

于是乎,分管领导也是实权领导。

他可以增强部门协同,提高行政效率,但这也意味着,只要他有意运作,就可以在自己的分管领域建立一个小圈子。

问题是,基层治理其实是存在大量灰色地带的,靠制度解决不了,得依靠官员的主观能动性。

如此一来,基层官场和地方市场之间,就存在一个广阔的议价空间。

当一个没有私心的官员去议价时,可能是一个敢于担当的好官员。

但当一个有私心的官员去议价,哪怕是有公共利益的保护,也很容易在有意无意间成为保护伞。

所以,这种情况就会造成保护伞的级别跟黑恶势力的程度成正比。

通常情况下,黑恶势力垄断的领域越多,组织能力越强,保护伞级别就越高。

一旦一个地方的政治社会生态灰化,就会形成恶性循环。

某种意义上,这种地方其实已经很难自我清理。

因此,多数涉及面广的保护伞,都是在省里的督查组甚至是燕京那边中纪委的督查之下遭受打击的。

沈青云对此是很清楚的。

所以,一直以来对待锦城市的问题,他都十分的谨慎。

因为他初入官场的时候,就曾经亲眼所见,父亲是如何一步一步把盘踞齐城多年的郭家给彻底铲除的。

但从那件事上面,沈青云也领悟到一个道理。

那就是哪怕自己的老爹身为副部级干部,铲除郭家的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