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空支持国内电影节的原因之一。
告别两女后,杜笙将精心准备的方案存入u盘,带着笔记本驱车前往京城一家古色古香的茶楼。
既然答应了和张毅謀、张计纲讨论开幕式方案,他自然不会爽约。
茶楼包厢里,张毅謀与张计纲早已落座。
两人对视时眼神微妙,仿佛茶盏里浮沉的碧螺春。
表面平静,暗流涌动。
毕竟,这合作源于某次酒后随性之约,本身充满尴尬。
如今却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五十多岁的老艺术家们也只得硬着头皮上阵。
三台笔记本电脑在红木桌上次第亮起蓝光,方案的字节在屏幕上流淌。
张毅謀摩挲着茶杯边缘,目光在杜笙的方案与张计纲的笔记本间游移。
奇妙的是,三人的创意竟如溪流汇入同条江河,都试图将五千年文明的瑰丽勾勒出来。
“老张,你这创意……”
张计纲突然开口,指尖在方案上划出轨迹:
“竟与阿笙的某个项目策划如出一辙啊。”
张毅謀也不禁点头,目光扫过杜笙的方案,忽然怔住。
那些似是而非的构想,此刻竟在杜笙笔下焕发新生。
对方的方案如同展开的《千里江山图》,从青铜器上的饕餮纹到航天器的流线型,每个细节都充满匪夷所思。
他有所不知的是,杜笙提供的这套方案的灵感来源,就是源自前世。
当然既加入了张计纲的创意,又有张毅謀的统筹执导,看着当然熟悉了。
“阿笙,你这个…”
张毅謀的钢笔在某个段落上方悬停:
“这处运动员出场时光影交错的构想,竟与我不谋而合啊!”
张计纲也探身过来,哈哈一笑:
“不错,这简直是神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