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美元,是二战中直接及间接损失总和的近6倍。
在飞利浦和asm的早期研发基础上,阿斯麦于84年推出了第一个光刻系统pas2000并取得了成功,收获了两家创始公司的后续投资。
最后由港府出资10亿港币,主要银行和经纪公司出资10亿港币,筹措了一笔二十亿港币的备用金来处理共计18亿港币的未平仓合约,才算渡过了这個难关。
他的要求也不高,能从这2万亿美元的损失中分个千分之几就可以了。
刘元昊准备出掉其中的2成,执行和美国那边一样的操作。
另一家公司是荷兰的阿斯麦,前世鼎鼎有名的光刻机巨头,刘元昊准备趁其还在初生时期将它带回香江。
所以他在日本的沽空盘只有两天的平仓时间,不适合投入太大。
虽然阿斯麦最终成功渡过了难关,但其中的曲折也让刘元昊看到了其中的机会。
1984年,荷兰的电子巨头飞利浦和芯片机制造商asm合资成立了一家新公司,为不断增长的半导体市场开发光刻系统,这家公司就是阿斯麦。
日本人现在太有钱了,八七股灾中日本股市仅跌了两天就开始上涨,甚至美国股市也是靠日本人的资金才能迅速企稳。
新品的成功按理来说应该助力阿斯麦腾飞,可惜天不遂人意,这一年全球光刻机市场发生巨变,因半导体市场需求萎靡不振而出现了大萧条,亏损企业比比皆是。三星的半导体产业直接巨亏3亿美元,光刻机届的扛把子美国gca公司也出现了财务危机,新品研发进度被一拖再拖。
前世的阿斯麦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后来居上,占据光刻机市场的绝对份额,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得到了台积电,英特尔等下游国际大厂的加持,刘元昊现在是台积电的股东,正好可以促成双方的深度合作。
这次除了要在股灾中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