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里,兴元银行和港府又进行了两次谈判,依旧因为海托银行的价格分歧太大而没有取得进展。
在处理香江国商的问题上,港府的应对是不能让储户及市民满意的。
港府不想香江国商事件引发全面的银行业危机,松口是必然的。
刘元昊特意露面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在谈到收购香江国商的进展时,他表示兴元银行不要港府财政担保,已经给出了最大的诚意。
但港府在其他条件上卡的太死,一点也不愿意让步,目前谈判陷入了僵局。考虑到风险太大,兴元银行不是没有退出谈判的可能性。
这样的消息报道出来后,港府遭到了香江国商和普通市民的齐声指责,认为港府推卸责任,没有担当。
财政司奢谈香江国商“独立运作,不受母公司影响”,却又被曝出香江国商存在大量无记录债务,说明财政司的官员对国际金融运作缺乏应有的认识,岂有母公司出了问题,子公司能独善其身的道理。
这个消息见报后,港府再一次遭受了铺天盖地的指责。
香江国商事件中,港府本就负有监管不利的责任,现在兴元银行不用他们担保,把风险承担了下来,港府却连一点补偿性条款都不愿意答应,实在是令人失望。
卫弈信看到新闻后,亲自出面过问了这件事,翟克诚将前几次谈判的的情况跟他做了汇报。
“也就是说他同意不用担保,现在的问题就是卡在海托银行的收购价格上?”
“是的,海托银行当年用了30亿外汇基金,最多还有两年就可以完全扭亏为盈,到时起码能卖40亿。”
“先不说海托银行能卖多少,如果香江国商破产清算,港府用于兜底的资金是多少?”
翟克诚估算了一下,
“需要至少20亿港币。”
“这不就结了,解决不了香江国商的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