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的说道。
大刘不吃这套,腆着脸说道:
“昊哥,我那半桶水的水平就不班门弄斧了,你老人家赶紧给我答疑解惑一下吧。”
1979年,欧洲汇率机制创立,把各成员国的汇率锁在了一起。
加入欧洲汇率机制的国家要把本国的货币与德国马克挂钩,本国货币兑换德国马克的汇率仅能在规定的汇率浮动范围内波动。
一旦某国的汇率波动超出了规定的浮动范围,该国的央行就有责任通过买卖本国货币进行市场干预,使该国货币汇率稳定到规定的范围之内。
这样做的目的是减轻各成员国的货币波动,从而使各成员国的公司在进行投资和贸易活动时不必担心剧烈的汇率波动让他们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在欧洲汇率机制诞生之后的十多年里,该机制一直运行良好,有效的稳定了各成员国的货币汇率。
然而,这个汇率机制有一个非常致命的漏洞:各成员国之间必须互相协调各自的经济政策,保持基本面接近才能将该机制维系下去。
90年东西德的正式合并,让这个机制的漏洞被放大,出现在了有心人面前。
合并后的德国,国内经济高速发展,德国马克持续走强,通货膨胀也开始抬头。
但欧共体的其他成员国却几乎全部陷入了经济衰退之中,像英镑、里拉等货币面临着很大的贬值压力。
以英国为例,七十年代末,由于受到石油危机的影响,英国经济陷入到了泥沼之中。
随着撒切尔夫人开始推动私有化改革,英国经济短暂的摆脱了低迷的状态。
因为在私有化改革的过程中,英国大量的国有资产被卖给了其他国家的资本集团,英国市场也从英国本土转移到了欧洲和北美。
90年美国爆发银行业危机,经济陷入低迷,随着北美市场的衰退,英国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