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在日本经济泡沫最高峰的时候,索尼以出资6700亿日元,合4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美国哥伦比亚电影公司。
这笔收购被称为“索尼历史上最大的谜团”。
当时担任索尼经营战略本部长的郡山史郎是这样说的:“收购的真正目的是为了与美国的政界、财界加深交流。”
因为盛田昭夫曾说过,他在纽约第五大道住了很多年,但从来没被邀请参加过有政客和财界人士出席的当地聚会,索尼在美国还不是一流企业。
其实索尼的产品在很多年前就已经进入了美国市场,1970年更是成为首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日本企业。
但盛田昭夫作为索尼的灵魂人物,他从来没有被邀请参加过财政界的宴会。也就是说,他虽然和美国人有商业交往,但一直没有被认可为伙伴。
仅凭经济能力是无法融入美国顶级圈层的,即便是阿拉伯的石油巨头也不会被邀请参加这样的派对,盛田昭夫试过很多种方法都融入不进去。
参加宴会是外交手段的一环,如果本人不被认可,但还想参与的话其实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办法,那就是带好莱坞的女演员同去。
电影公司在美国社会是一个特别的存在,电影是发源于美国的产业,是美国文化本身的骄傲,与汽车和电器产品的定位完全不同。
不论是政界还是财经界的聚会派对,都热衷于邀请一些好莱坞的演员参加。
如果某人的妻子是好莱坞的女演员,哪怕他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喽喽,因为是夫妻同行,也能获得参与的资格。
有妇之夫的盛田昭夫当然不可能离婚后再找一个好莱坞女演员结婚,那就换個思路去当电影公司的老板好了。
因此他收购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深层次的目的是想得到“只要邀请了盛田昭夫,就能带来好莱坞女演员”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