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靖难攻略 > 第406章 永乐十年

第406章 永乐十年(8 / 11)

普及的这个时代,最好的燃料就是树木,一户人家一年所需的柴火,起码需要砍伐七八棵参天大树才行。

朱高煦如果记得不错的话,前世他们单位的老领导就是云南边疆出生的。

按照他们的话来说,这辈子根本没见过什么瘴气和疟疾。

哪怕是云南南部那些雨水丰富的地方,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山上也依旧是光秃秃的,因为老百姓需要柴火。

至于当下他们去旅游时看到了的大部分树木,实际上都是九十年代经济发展起来,煤气、电力进入百姓家里才开始幸免于难,慢慢生长起来的树木。

在没有煤气和电力前,除非当地的煤炭价格极为便宜,不然从不缺乏砍伐树木的百姓。

江南的百姓,如果不是朱高煦新政之下大力发展辽东、山西煤炭,那仅凭苏州、徐州这些地方的煤炭产量,压根不足以让当地百姓吃上热饭。

北煤南调,南粮北调,这可以说是新政之下的一个小政策,因为运力不足,所以想要从北方运送煤炭南下也十分困难。

但即便如此,江南的煤炭价格还是被压下来了不少。

除此之外,贵州和四川的树木也被成批砍伐,顺长江前往江西、南直隶贩卖。

即便是晒干的河柴,也能卖出每百斤二十五文的价格。

相较于洪武年间的每担三十三文,已经是肉眼可见的便宜了,但对于百姓来说,还是价格太高了。

因此当下的江南地区,从不缺少吃冷饭的农民。

“走了。”

朱棣的声音将朱高煦唤醒,瞧着他坐上步舆远去,朱高煦这才将思绪放到了纪纲和陈瑛身上。

这两人这些年没少借助自家父亲来敛财,作为白手套,他们理应做完最后一件事再死。

江南的新政推行,民间难度肯定会很大,自己得早做准备才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