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靖难之役中被朱允炆担心和朱高煦有勾结,因此派他前往广西围剿盗匪,寸功未立,靖难之后大封功臣也没他的身影。
其实杨文自己都稀里糊涂的,毕竟他跟朱高煦就一个举荐的关系,两人在洪武、建文两朝压根没见过面,他都不知道自己怎么的就被划为了东宫一派的将领。
眼看着那些能力不如自己的都得了伯爵、侯爵,杨文心里别说有多难受了。
好在朱高煦没忘记他,调他前往西南参加了对贵州改土归流的战事,这才累功得到了一个平越伯的爵位。
至于被朱棣最末召唤的徐增寿便不用多说,这些年朱棣南征北讨一直带着他,说到底就是念着徐增寿在靖难之中的帮助,以及对亡妻徐皇后思念。
以徐增寿的功绩,虽然不太出众,但封个侯爵还是轻而易举的。
不过朱棣显然觉得侯爵太低,因此准备让徐增寿累功一口气拿个公爵。
这次对日本用兵,朱棣明知徐增寿不善海战,却依旧将他唤了出来,不出意外也是让他去混军功。
“调东海、东洋、鲸海三卫兵马,以平江侯陈瑄为平倭总兵,平越伯杨文、左都督徐增寿为左右将军,卫指挥使郑军为先锋官,调兵三卫,不日护送日本国世子返日,平定不臣。”
“臣领旨!”
当出兵日本的话从朱棣口中说出,群臣便知道今年又多了一笔大开销。
不过当下的庙堂基本是朱棣这对父子的一言堂,群臣即便想反对也没用,因此只能硬着头皮接下了这件差事。
足利义嗣和足利满隆更是没想到这件事情居然进行的那么顺利,连忙跪下五拜三叩,最后才在朱棣的安抚中起身。
“退朝……”
伴随着鸿胪寺卿的唱礼响起,朱棣和朱高煦也起身前往了西角门楼的后方休息处,群臣山呼万岁的回礼,最后先后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