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二十余万石,当地情况恐怕很难自给自足。”
千年时间过去,西北之地的环境恶化比之后世还要严重。
后世的敦煌、瓜州还能看到许多绿色,但在这个时代,那种场景根本不可能。
哪怕是河流附近,也顶多有些绿草,根本不会有太多树木,毕竟树木不仅是建筑材料,还是供人取暖燃料。
如果不是朱高煦在瓜沙之地指出了煤矿,那二州的四万余百姓光是烧水做饭的燃料就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二州虽然耗费不少,但毕竟是朝廷进入哈密的跳板。”
“这次趁着父亲北上,我准备派郭镛率骑兵三千,护送脱脱前往哈密,并担任朝廷在哈密的卫指挥使,册封安克帖木儿为忠顺伯,将其内迁至兰州,赏庄田三千亩。”
朱高煦要对哈密卫下手,哪怕当地的安克帖木儿对大明态度不错,但这块地方始终被他们所掌握,而非明军。
唯有让明军在当地驻扎,利用水泥修建地下水渠和坎儿井,一点点在哈密恢复生态,耕种作物才行。
哈密也有煤矿,有煤矿和混凝土,那树木的建筑和燃料作用就不大了。
在这样的基础上种植作物,将秸秆弄成草方格固沙,然后种植防沙林就容易许多。
“若是拿下哈密,那户部这边……”
夏原吉有些踌躇,毕竟维持瓜沙的难度就这么多,距离瓜沙还有五六百里的哈密就更难了。
“哈密内迁后,朝廷在当地只需要留驻一千兵马就足够,虽然有六百里戈壁滩,但之后瓜沙的兵马可以调往肃州以东,只需要各保留一个千户就足够。”
朱高煦向夏原吉解释着,夏原吉闻言也松了一口气。
当下的瓜沙驻扎一个卫的兵马,按照朱高煦说的,战后瓜沙加上哈密顶多三千兵马,虽然后勤压力增加了,但至少没有预估的那么大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