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估计连西南四省的十六万常备军都打不过。
“不管他了,反正这次回去……”
他说着说着,突然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嘴巴有些发苦。
摇摇头,他对面前的一個色目武官说道:“赛哈智,这些事情就不用汇报给我了,你这次回南京后,就去春和殿任职吧。”
“陛下……”听到朱棣这么说,四旬的赛哈智连忙跪下:“臣是陛下的人。”
“日后的陛下不是我了。”朱棣有些惆怅,赛哈智听后也十分难受。
在他们大部分人看来,似乎这次北征过后,永乐年号就要结束了,但对于朱高煦本人来说,永乐还能坚挺几年。
这样的气氛下,就连鹤城之中聚集了北征随军文官的住所都免不了压抑几分。
“字行!字行!”
“我在!”
小院内,听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金幼孜放下了自己的笔,将文册吹干墨迹后,便将书合上,起身走向了院门。
那合上的书面写上了书名,不多不少,刚好三个字……《北征录》
走出书房,金幼孜的身影暴露在漠东的阳光下。
他的身形消瘦,显得官袍十分宽大,明显在北征路上吃了不少苦。
走到门口,他将院门打开,所见的是杨荣、胡广、黄淮等人。
“诸位前来,莫不是陛下有要务?”
金幼孜虽然也是江左官员,但不算什么地方大族,所以与众人交往实际上不算密切。
解缙与杨士奇在时,由于算是好友,他还经常与胡广等人聚会,但解缙与杨士奇被下放后,他反倒不怎么参加聚会了。
“进去说吧。”
胡广几人倍感头疼的开口,金幼孜虽然疑惑,但也侧过身子让了些身位。
待众人走入其中,金幼孜随行的一些书吏便为他们斟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