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靖难攻略 > 第450章 永乐十五年

第450章 永乐十五年(2 / 10)

全部自给自足,国家没有养兵的财政负担。

这一套,显然是学习的中原制度,不过在明军卫所长期保持战兵的时候,朝鲜却没有保持战兵,因此从洪武年间开始,长期承平的朝鲜军队战力日渐下降,武官想要获得军功几乎是奢望。

这样的局面下,随着大航海的开启,昆仑洲淘金成为现实,得到回报的李芳远立马派遣了军队跟随郑和下西洋,并在抵达麻林地后向内陆探索。

从一开始的一千人,到现在的五千人……

朝鲜的军队在昆仑洲日渐增多,掌控的河道和奴隶数量也越来越多。

在错综复杂的昆仑洲腹地,当下以大明江南、闽浙的钱氏、郑氏等七大家为一方,朝鲜为一方,占城、苏禄、满剌加等国为一方。

三方势力不断沿着河道深入内陆,依托河道淘金,其中势力最大的无疑就是江南七家。

七家雇佣奴仆和退伍的卫所战兵近六千人,手下掌握许多河道,光是奴隶就有三万之多。

其次便是朝鲜,拥兵五千,奴隶两万之多。

以后得便是满剌加联盟,拥兵两千余,奴隶两万多。

他们三方掌控河道与一些被发现的矿场,每年都能开采数万两黄金。

不过这些黄金并非都能到他们手中,因为他们需要前往麻林地,在麻林地的明海军官场购买“抗疟粉”和粮食。

在海上,除了大明海军有实力一口气从北方运来十数万石粮食外,再没一个国家敢说能从海上运十几万石粮食。

至于“抗疟粉”,那是唯一能治疗疟疾的药材,但一份需要一两黄金。

对于普通士兵来说,他们来到这么遥远的地方,一年的俸禄也不过才三两黄金罢了,哪怕是武官也不过七八两,因此不贪是不行的,更别提粮食了。

大明驻扎在忽鲁谟斯的波斯卫与西洋卫常年从帖木儿国内购买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