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程的路上,朱高煦呢喃着这些东西,他清楚只有这些东西,才能让大明更上一层楼,让百姓的生活过得更好。
与此同时,朱瞻壑也乘坐马车返回了宫城,并见到了忙忙碌碌的东华门守军和来往的太监。
朱瞻壑转身与江淮对视,目光时不时看向四周,末了才开口道:“你要返乡参加科举?”
新政推行后,从除夕到正月十六都不存在宵禁,这半个月便是大明百姓能享受夜生活的日子。
“届时参加会试时,来南京和我叙叙旧,说说你家乡的变化。”
许多大臣已经早早北上,留在南京还没走的,只剩下了朱高煦和李失、李察等护送他北上的武官及兵马。
“来日再见……”
“走吧,去看看扬州郊外如何了!”
说着,朱高煦回头看向朱瞻壑:“你若是毕业要上战场,我便把赤驩交给你,由你带他上战场。”
“嗯”江淮应了一声,他得返回昆明参加科举才行。
江淮看着他们离开,伸出手摸了摸那匹通体黑色的马匹。
不出他的意料,里面装着面额一百文的永乐通宝,看厚度起码有十几吊,价值上千贯。
他兴许在回忆老朱,而暮年的老朱给朱高煦的感觉就好像是一头昏昏欲睡的巨龙。
“……”听朱瞻壑这么说,江淮欲言又止,最后才沉重点了点头:
听到自己还能陪同走一段距离,朱瞻壑松了一口气,只想好好享受当下。
带着朱瞻壑前往前寝宫用膳后,朱高煦又返回了春和殿处理奏疏。
朱瞻壑开口时,不远处走来一人,手里牵着一匹马,马背上还有蹴鞠球大小的皮革袋子。
“好!”听到自家父亲的话,朱瞻壑都感觉得到了激励。
他们在搬家,并且不止是他们,整个京城的大部分官员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