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他们能看到成片的耕地,由于正值正旦,这里倒也看不到什么百姓。
不过就耕地来说,耕地间的混凝土水渠,无疑是彰显朝廷对农民的帮扶。
“这天下的人口和耕地都在你我父子手中得到提升,今年过后你好好干,以后我下去了,你爷爷问我事情,我也能挺着腰杆回答。”
朱棣捋了捋大胡子,显然又是一次对朱高煦的试探。
不过这次朱高煦没有回避,而是点了点头。
见他这模样,朱棣愣了愣,但很快反应过来,用欣慰的眼神看着他。
“稍许回宫,你让礼部诏令海内外诸藩入京朝贡,届时刚刚举行你的即位大典。”
朱棣看出了朱高煦的意思,如释重负的与他交代了起来。
朱高煦闻言点头:“儿臣知道怎么做,请父亲放心。”
“你知道怎么做就行,大明宫那边我和老大去看过了,到今年年末,基本就能完工三分之二。”
“届时我入住其中,有什么时候我就不进皇宫了,召你过去叙叙旧。”
朱棣谈论着他退位以后的事情,朱高煦认真听着,似乎要将所有话都记下。
父子二人骑马缓缓抵达京城西直门,换乘马车前往了武英殿。
路上,朱高煦想到了南京的姚广孝,不由询问道:“父亲不召少师来北京吗?”
“已经召了,大明宫里面,我为这老和尚修了一座寺庙,等他来北京,就让他住那寺庙里。”
朱棣捋捋胡子,脑中想到了姚广孝的面孔,不由露出笑容。
父子对视一眼,尽在不言中。
不多时,他们返回了武英殿。
随着他们的理政,大明朝也在一点点的发生着变化。
进入永乐十七年,各县知县纷纷得到了户部下发的图纸,并选择临近县兵马司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