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来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吧。”
“回父亲,儿臣确实要前往燕然都司戍边,此外……”
夏原吉作为六部之中的“天官”,自然由他开口来解释。
洪熙三年年末的大明朝除了人口朝着破亿更进一步外,此外就是海外人口大大增加。
“没事,取就取了吧,钺儿也挺好。”
“郑和与杨展去天津忙海军军营的事情了,亦失哈染了风寒,我让他好好休息去了。”
此刻的朱棣没有了昨日空巢老人的孤单感,而是站在殿内来回渡步,心情略带几分忐忑。
“三条铁路合计两千两百里程,造价一千余三十万两,预计洪熙五年元宵过后动工,洪熙六年中旬京津铁路通车,洪熙七年年末四川铁路通车,洪熙八年末中原铁路通车。”
“你今年啊先去北边戍边,帮爷爷打探一下消息,等戍边结束,吏治差不多也要三年对吧。”
至于大侄子留给朱祁镇的局面,朱高煦就更加无语了。
朱高煦将文册翻看,其中吏部的文册详细记载了大明朝行政班子情况。
将刑部的奏疏朱批送回,朱高煦便结束了略微疲惫的一天。
“出征前,我们一家人吃吃饭,叙叙旧,到时候你和你大兄一起,咱们爷孙三人再出征,务必要把马哈木这条老狗给解决了。”
“户部这边,前三年恐怕每年须多支三百万贯,最后一年支一百三十万贯。”
“北方戍边,南边吏治,你如果都能做好,那这个家交给你我就放心多了。”
旧港宣慰司有汉口近五十六万,锡兰近十六万,吕宋近三十五万,就连琉球府都有十四万人定居。
“儿臣参见父亲……”
“财政上,这两条铁路一旦竣工,再加上三年后增长的财政,那朝廷每年负支出能降低到二百六十万贯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