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靖难攻略 > 第479章 日不暇给

第479章 日不暇给(2 / 11)

说到底,朱瞻壑还是被保护的太好。

一个时辰后,天色已经开始明亮,出现在窗外的是已经消融的积雪,以及泥泞的农田。

信中,朱瞻壑隐晦提出了渤海与其它地方发展的不平衡,对此朱高煦也只是无奈。

在这里,百姓穿绢布是常态,他们不会像南方的百姓一样,干活时担心把衣服磨破而赤膊上身,甚至连布衣都懒得换,穿着绢衣就在田间走动干活。

“太上皇这些天还在说北征的事情吗?”

“殿下,这次一共一千三百里路,由于需要在盘州线登船,故此需要十四个时辰后才能到达。”

这一切都是源于兀良哈的覆灭和渤海纳入大明版图,以及朱高煦多年前的百万百姓迁入辽东政策。

李世民柏壁鏖战宋金刚时,自家陛下已经攻破南京城,扶父即位。

二十岁起兵靖难并攻破南京,即太子位监国,二十二岁推行永乐新政……

此前朱瞻壑随朱棣北征时,这里的耕地顶多出城五六里便开垦结束,而今却需要走出八九里才行。

现在铁路通不了云南,便只有用海运来迁移人口进行同化。

坐在床上,看着不断倒退的景色,朱瞻壑很好奇这个自家父亲发家的地方。

江南的羊肉即便在两京铁路抵达凤阳境内都依旧高达每斤十五文,而在这里却只需要十二文。

朱瞻壑虽然二十一岁了,但他接触的权谋却近乎没有。

“渤海有牧场、大片耕地和各类工场,加上人口较少,各家各户与朝中文武官员沾亲带故,日子很难不舒服。”

除了丝绢及糖类的价格较高,渤海境内各类商品价格似乎都十分低廉。

这是一件好事,代表着它们开始渐渐自给自足,除了作战还需要依靠渤海运粮外,其余时候很少需要从外界运粮。

在火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