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靖难攻略 > 第482章 把控舆论

第482章 把控舆论(3 / 10)

高额的债券回报。

只要民间适应了国债,并从这次国债连本带利兑换享受到好处后,那么大明发行的三千六百万贯建设国债就不愁没人买。

如此一来,即便有中间商贾经手,江南百姓却依旧能得到实惠。

三千五百万的国债只是开始,日后还会有更多这样的戏码。

“朝廷要做的生意,最好是稳定且量大的生意。”

朱高煦将目光投向殿上的黄福,黄福身穿朝服作揖道:

“回陛下,漠北铁路第一段自鹤城往海喇儿城已经勘察完毕,全程六百三十里,比预计的少三十里,此外造价比较平原略高,但也没高出太多,造价三百八十万两,考虑到当地冬季漫长,故此冬季用于收集运送材料,仅有夏秋两季可以动工,故此工期约四年。”

他们的理由冠冕堂皇,觉得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外加朝廷原本修建铁路就耗费巨大,故此发行国债无疑能在短期内解决财政负担。

“传旨意,国债正月十六兑换债券及利息,同时停止铁路债券的发行。”

不仅是民间,就连官员们也开始上疏请求发行国债。

朱高煦与郭资说着这些可以赚钱的门路,并不觉得有什么过错。

一贯钱,这是江南一亩半土地的产出,所以许多江南百姓都不一定能吃上热饭。

只是不等户部稍微喘口气,洪熙五年的到来也意味着他们的负担将更为沉重。

五月初,在国债被抢购一空的时候,胡纶正在武英殿里作揖汇报。

朱高煦一开口就要修建三条铁路,闻言的郭资只能颔首:“话虽如此,可三年后朝廷需要连本带利还二千一百二十万贯,五年后还一千一百二十五万,十年后还六百五十万,合计三千八百九十五万贯。”

“陛下,三千五百万贯国债每年利息近百万贯,臣实在不觉得朝廷需要那么多钱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