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靖难攻略 > 第482章 把控舆论

第482章 把控舆论(5 / 10)

十五贯。

“去岁,天下田亩数为六百九十五万二千四百三十二顷,又余九十七亩三分。”

因此在京官员等于提前两個月知道朝廷会发行债券,而两个月时间也足够他们准备大量现金。

如今是洪熙五年,大明推行官学已经过去二十二年,全国推行官学已经过去七年。

许多人都抱着破釜沉舟的心思准备购买定期十年的国债,然而等他们到了银行的时候才发现银行只有定期三年的国债了。

“铁路的运力伱比我清楚,现在的商人虽然都在做生意,但火车的车次实际上很不合理,一个时辰顶多能发一班车。”

“入座说吧。”

毕竟朱高煦曾经说过,国债属于合法收入,而这无疑成为了官员们最佳的投资品。

“工部,漠北铁路勘察如何,是否可以开始修建?”

“洪熙五年正月初一,大明银行储户三百四十六万三百五十七,储蓄四千五百二十五万三千六百四十七贯五百三十七文,国债发行三百五十六万四百二十三贯,需支利息十七万八千余贯。”

定期五年、定期十年的一千五百万国债刚刚开盘便被购买一空。

“如今,国库及天下常平仓之中积存折色尚有二千六百三十五万贯,另有不可动黄金四百五十八万二千五百四十两三分九厘。”

洪熙五年正旦朝会上,户部尚书郭资汇报了过去一年的各项情况。

“去岁,朝廷行政支出二千八百五十万贯,六军都督府军饷及军费支出一千九百六十七万贯,政策铁路上支出六百二十万贯,合计五千二百四十九万余贯。”

相较于朱元璋,朱高煦的经济手段无疑更高明,债券是他向民间募集资金的手段,而报纸则是他控制民间舆论的手段。

郭资如此说着,朱高煦闻言便继续道:“你手里掌握着天下衙门,难道不会让他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