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靖难攻略 > 第482章 把控舆论

第482章 把控舆论(7 / 10)

朱高煦衡量自己的功绩,除了疆域开拓,还有要看的就是百姓的生活。

不少人虽然觉得奇怪,但只觉得是国债太火爆所致,于是纷纷将资金投向了定期三年的国债。

所谓与民争利在朱高煦看来就是迂腐之见,如果与民争利的钱都用到了百姓身上,朱高煦就不相信百姓会觉得朝廷赚钱有错。

在田价十五贯每亩的情况下,每年回报仅二百八十文,也就是说一亩田需要五十四年才能收回本钱。

户部完全可以把煤炭运抵火车站,然后把煤炭卖给商贾,由他们转手运送到各地,贩卖给百姓。

“你手中银行与国债合计近八千万贯,算上国库就是一亿贯。”

铁路国债朱高煦是不准备发行了,这本来就是用来吸引第一批百姓投资的噱头。

“他们在三月二十九开始便开始购买国债,同时将债券日期填写为四月初一。”

早在朱高煦推行国债的时候,他就想过会有这么一天。

有些东西随处可见的时候无人珍惜,等它有了稀缺性的时候,所有人便会像闻到血的鲨鱼般蜂拥而至。

况且他只算了产出,而没有算土地增值。

“不必,我只是略有感叹罢了。”朱高煦提起朱笔,低头处理奏疏。

历史是一个循环,当年朱元璋弄宝钞的时候,官员们算计得到宝钞,不过他们没想到朱元璋把宝钞当纸来印刷,故此才赔了夫人又折兵。

哪怕只有一千万人需要煤炭,那每天也是三千万斤的购买量。

“这笔钱用来买卖物资,惠利铁路沿边百姓,难不成还赚不回一点利息钱?”

不多时,他又补充一句道:

郭资如此说着,朱高煦却开口道:“这笔国债既然筹齐,那便是时候开始开汉铁路和湖广铁路,以及滇越铁路的修建了。”

胡纶将自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