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看样子这位大汗也并没有世人吹嘘的高瞻远瞩。”
依不喇洋洋得意,认为派遣儒生无疑是朱高煦的一步错棋,然而他的话却被兀鲁伯否决。
“不!”兀鲁伯摇了摇头,目光之中掺杂着几分畏惧。
尽管他看不到城楼上的朱高煦,可他依旧畏惧。
“这些人在大明内部被称为守旧派,这个称呼也说明了他们对大明的进步有着阻碍。”
“他们虽然接受新式教育,但骨子里依旧循规蹈矩。”
“将他们派往各国,不仅能让大明内部的环境变好,还能用他们的循规蹈矩来影响各国。”
“看看南洋各国的模样,兴许再过几十年,他们就要戴高冠、穿宽袍大袖了。”
由于朱高煦派郑和炮击忽鲁谟斯,攻陷了三分之一的波斯地区,迫使沙哈鲁向大明称臣纳贡,故此沙哈鲁在即位后不断学习大明的文化,甚至聘请了一些开明的儒生来教导兀鲁伯。
在长期的教育下,兀鲁伯对宗教已经没有那么看重,反而学习了儒家的纲常伦理,从汉人的史书中了解了许多典故,懂得了许多东西。
在他看来,如果能让帖木儿帝国强盛,那所谓尊严与教义也算不得什么东西。
这样的思维,与不喜欢汉人文化的依不喇形成冲突,但兀鲁伯不以为意。
他的兄弟是有很多,但他们一个個的都只知道破坏,根本没有继承自家父亲重视经济的眼光。
只有自己,自己不仅超越了自己的父亲,甚至能超越自己的爷爷。
兀鲁伯心里有着一股高高在上的骄傲感,而这种骄傲感连他自己都不知道。
这种骄傲感,是自认为自己为文明,视旁人愚钝、野蛮的骄傲感。
儒家培养别的不一定行,但培养君王统治百姓,培养君王那种目空一切的骄傲感却很行。
哪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