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南洋、东洋等舰队在不断巡视。
他们的空间被限制在了昆仑洲,这对当下的他们来说是好事,但随着他们实力不断膨胀,他们注定要与大明朝廷争取更多的利益,这就是为什么组织这次大阅兵。
大阅兵的效果很好,起码这些国家的野心能被压下十几乃至二十几年。
十几二十几年后,如果朱高煦还在世,那只要再组织一次阅兵,并且依旧保持军事领先就足够。
如果朱高煦不在世,那朱瞻壑自己就得多考虑考虑如何应对这些小国的问题了。
喝下一口酒,朱瞻壑将酒杯放到了身旁太监双手托着的托盘上,转身便离开了此地。
光鲜亮丽的宴会下,藏着无数人与国家的蝇头苟利,对于个人来说,想要单独治理如此庞大的一个国家和宗藩体系是不太现实的。
经过陇川的历练,朱瞻壑清楚认识到了一个问题。
除了自己身上流淌的朱氏血液外,他并没有任何远超常人数倍的才干。
以他一个人的脑子,是绝对治理不了整个大明朝的,更别说大明治下的宗藩体系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必须组建一个自己的班子,以此来解决日后可能需要面对的问题。
短短几步路,他想到了江淮,还想到了张渤海、高观,以及此前在学校时关注过的陆愈。
这些人足够年轻,能陪伴并帮助自己很长时间,尤其是江淮。
老实说,经过历练后,朱瞻壑很佩服江淮这样的人。
清廉能干,知市侩而不市侩,更重要的是他那个敢做事的心。
相比较之下,张渤海和高观等人便逊色不少。
有江淮帮忙,他能省下许多事情……
“夏尚书!”
忽的,朱瞻壑停下了脚步,因为他找到了自己想找的人。
“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