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让朝廷多缓几年时间……”
面对亦失哈的话,朱高煦没有说什么,只是过了片刻后睁开眼睛,拿起朱笔就机械性的开始批阅起了奏疏。
正殿内,徐硕、杨荣、杨溥、薛瑄几人冷着脸处理奏疏。
徐硕与薛瑄是因为奏疏太多而麻木,杨荣与杨溥则是因为王回的事情而糟心。
早知道王回敢把动静闹的那么大,他们说什么也不会让皇帝选这厮去江南。
现在好了,这厮恨不得把江南翻个底朝天,不过才两个半月,便查抄所获七百万余万贯,几乎是大明朝两个月的赋税收入。
继续让他查下去,别说地方官员,就连在京官员都要被扳倒不少。
想到这里,二人脸色更为阴寒。
时间一点点过去,不多时便太阳西斜,暮鼓作响。
今日班值留守的是杨荣与杨溥,他们经手了拔擢杨士奇的旨意,脸色却并不好看。
在朱高煦乘坐步舆离开,徐硕与薛瑄先后散班,偌大宫殿内只剩他们二人后,二人这才起身走出武英殿,绕着武英殿散心。
武英殿四周宽阔数十步,二人走在正中间,也不怕有人能听到自己二人对话。
“陛下是怎么想的,既然抓了杨稷,那为何要拔擢东里先生?”
杨荣脸色阴沉,百思不得其解,反倒是杨溥冷脸道:“你想想东里先生对应谁?”
“你是说……孙铖?”杨荣脸色一变,可紧接着又摇头道:
“不可能,孙铖如今已经不被新政之官员所认可,他们更愿意相信大理寺的颜延、刑部的李冕。”
“王回不过就是颜延,李冕这群人推到台前的人罢了,我怀疑这次的手笔,就是他们几人指使王回操办的。”
杨溥提及了两個人名,杨荣闻言皱眉道:“这几人自己屁股都不干净,居然还敢查我们和东里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