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靖难攻略 > 第518章 与时俱进

第518章 与时俱进(8 / 10)

“盐酒茶政一旦布局完成,国库的税收也能增加,臣妾恭贺陛下。”

坐在朱高煦身旁,郭琰为他揉捏着有些酸痛的肩膀,同时为他庆贺。

朱高煦闻言颔首:“布局成功后,只要禁绝走私,盐茶酒价无须涨太多,只需要略微涨一些,朝廷就能增收数百万贯。”

“有了这笔岁入,朝廷就不会再有财政上的问题了,只要定期治理吏治,每年都能增收上百万贯。”

“过个十几年,岁入七千万贯也大概是常态了。”

朱高煦松了一口气,岁入七千万贯,这是把崇祯时期明朝、西班牙、葡萄牙、英国、荷兰、神圣罗马帝国这些国家加到一起才能达到的岁入。

即便是宋代巅峰时,也达不到岁入明制巅峰七千贯的岁入,如果将宋代的币制梳理清楚,其岁入甚至不如朱高煦治下的洪熙。

宋代是“足陌”与“省陌”两种币制并行,“足陌”就是100文为1陌,“省陌”则是77文为1陌。

短陌制肇始于南朝、盛行于五代,其根源是割据政权滥发货币造成的货币贬值,即使宋代建国后也没能扭转过来。

更别提宋代一贯并非千文,七百余文换一贯已经是足贯了,还有一贯四百五十文这种不足贯。

宋代连各地兑换比率都无法统一,地方上各行其是,皇帝下诏都不管用。

所谓宋代岁入一亿六,实乃宋代岁入一亿六千万贯石匹两束,真正按照明代标准来折色,巅峰时能有五千万贯就不错了。

至于后世所鼓吹的商税,实际只占据宋代岁入的不到两成,真正占据大头的是宋代的两税和各类杂项。

朱高煦前世看宋代史料时就在想宋代那么多苛捐杂税,辽金元朝占据天下后要怎么治理才能治理好。

结果翻到后面才发现,忽必烈干脆把这些全废除了,只留几项就足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