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靖难攻略 > 第522章 以一持万

第522章 以一持万(6 / 11)

逐渐变好。

这其中,如果说最大的改变,那还是朝廷在西北政策所带来的就业机会。

癸卯案后,朝廷重新制定了地方工价,其中修建铁路每日三十文,下井挖矿每日一百文,植树治沙则是每日二十文。

这些工作往往都是先到先得,当然也得看看个人手艺。

但不管怎么说,即便是最便宜的工作工价,也达到了每日二十文,以当下的粮食价格,足够买六斤粮食了。

除去这些短工,朝廷也在西北设置了许多长工的工作,城镇清洁每月六百文,修葺官道每月六百文。

可以说,朝廷的在西北的工作工价,最低便是每日二十文,一个人但凡能好好工作,全家人也不至于饿死,更别提朝廷还几次在西北均分田地了。

一朝一代的生活质量,归根结蒂就是民生问题。

民生之好坏,则又关乎民心的向背。

民心之向背,则取决于吏治之善恶。

可见民生、民心、吏治之间的互动关系,无疑将成为考察大明百姓生活质量的关键。

至少在洪熙年间来说,大明朝治下的百姓生活质量远比洪武、永乐年间要好。

蒸汽机不仅带来了生产上的进步,还在交通运输上解决了大明朝整体的资源分配问题。

一条两京、一条开汉,这两条铁路保证了江南农民不至于在丰年谷贱伤农,也保证了北方百姓的口粮不至于因为运费而过于昂贵。

江南谷贱则购买运送西北贩卖,即便卖不出去,也能储存以待天时,在灾害来临时不至于闹出没有粮食吃的闹剧。

坐在马车上,朱棣看着这满大街西北百姓都能穿着绢布成衣,面色红润的来往时,他便知道自家老二在治理大明这方面,强过了自己与自家父亲。

“爹,您看看,俺就说应该选俺,朱允炆那小王八蛋哪里比得上俺家老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