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王朱颙炔纵容王府宦官侵扰百姓,谷王朱橞夺民田侵公税。
这两人,一个是朱高煦的堂弟,一个是他的王叔。
前者不过十四岁,兴许有可能是受到宦官蒙蔽,但后者的谷王朱橞就不一定了。
“命都察院前往曲靖核实谷王之事,若事情属实,削护卫,降宗俸为五千贯,对谷王杖三十!”
“再命都察院前往汉中查伊王之事,若事情属实,杖毙惹事宦官,对伊王杖十五!”
尽管面对的是叔叔及堂弟,但朱高煦下手并不轻。
这也就是没有闹出人命,如果闹出人命了,朱高煦刚好可以着手削藩。
二十几年过去,老朱的二十六个子嗣,仅有十九人将爵位传下,其余要么就是无子国除,要么就是为就藩而薨逝。
算上朱高煦的好大哥和三弟,如今有王爵的仅有二十一人,每年领俸禄三十余万贯。
除了他们,他们所生的郡王、郡主尚有八十二位,每年领俸禄二十余万贯。
可以说,现在朝廷每年俸禄支出就有五十余万贯。
按照朱高煦的设计,即便大明的宗室发展到明末那样二百余位在世郡王,宗室俸禄也不会超过一百五十万贯。
但即便如此,他还是觉得宗室太多,尤其是随着西南改土归流取得成功,原本用于稳固西南的藩王就成为了不安定份子。
这些生活在内地的藩王,找机会削去他们的护卫是最好的手段。
此外允许宗室科举也不乏是一条不错的道路,历史上的大明批准宗室科举已经到万历年间了,这安排的未免有些太晚了。
不过当下推行宗室科举也有些过早,倒是可以交代交代,让儿孙记住。
这般想着,朱高煦看向在一旁理政的朱瞻壑:“洪武年间,天下宗室有多少?”
“至多不过百三十余位,而今四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