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人勘察,此外朕准备修建从海州通往金州,再前往定辽的铁路,以及从长春通往吉林的铁路。”
朱高煦将他的意思交代出来,在修建江南三千三百余里铁路的同时,继续对东北修建两条里程合计一千二百里左右的铁路。
工部尚书的黄福闻言上前作揖道:“陛下,以工部在湖广和东北铁路的里程费用计算,此四条铁路,大约会耗费两千万贯,具体工期需要具体勘查后才能得知。”
黄福给朱高煦打了一个预防针,毕竟两千万贯不是小数目,即便总工期十年,那每年投入也平均在二百万贯左右。
虽然这比起正在修建的另外三条铁路不算什么,但也绝对不是小数目了。
“安排勘察吧。”
朱高煦示意黄福安排人操作,随后便看向群臣:“六部奏报……”
在他的示意下,六部其余尚书和六军都督府、都察院分别上奏,而杨士奇等人则是陷入了江南铁路工程立案成功的欣喜中。
大朝会在这件事情后也举办的很快,不过半个时辰便走完了剩下的所有流程。
朱高煦起身离开后,群臣山呼万岁,高唱千秋。
直到朱高煦带着朱瞻壑坐上步舆,朱瞻壑才开口询问道:“父亲此前都不答应修建江南铁路,如今怎么突然答应了?”
朱瞻壑记得自家父亲说过,发达地区的铁路与落后地区的铁路一旦联通,如果朝廷控制力度又刚好下降,那人口便会源源不断的涌向发达地区。
这种情况,对于大明当下地方疆域不稳的情况并不是一件好事。
“北方和西北已经稳固,只要西南不出乱子,江南修建铁路便不会有什么。”
朱高煦回应的同时看了一眼朱瞻壑,叮嘱道:“一昧索取只会让百姓积怨,朝廷过去六十年向江南索取了多少赋税,你心里应该有点底气。”
“早年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