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靖难攻略 > 第529章 洪熙十二年

第529章 洪熙十二年(4 / 10)

评定后带给自己看看,并酌情给予发明者赏赐。

这其中许多发明都是无用的,所以庙堂上也有人评价这是百姓们吃饱了撑着的无趣发明。

这句话听上去在骂人,不过却是对朱高煦治理天下最好的评价。

若是没有吃饱,又如何会有这些“奇技淫巧”呢?

兴许是觉得如此大明过于平顺,老天最终还是在入冬给朱高煦送来了一条条的坏消息。

浔州伯盛庸、庆远伯刘真先后在十月病逝,享年六十五岁及六十二岁。

闻讣后,朱高煦以二人于国有功,分别追谥为忠诚、忠肃,并着其嫡长承袭爵位。

二人离去的噩耗还未消散,冬月中旬,沈国公王义薨逝,享年六十六岁。

得知消息,朱高煦只觉得心里难受的紧,尽管因为癸卯案,他对王义等人已经十分失望,但说到底是跟随自己打天下的老臣。

王义的薨逝,似乎代表着曾经的渤海靖难功臣也在一一退场。

收拾了一下心情,朱高煦为其追封为胶东王,赐谥号忠武,其子王戎承袭沈国公爵。

经历了这一场变故后,朱高煦将政务上的事情交给了朱瞻壑,准备趁着长吉铁路开通而前往吉林看看自己曾经奋战过的地方。

只可惜大明朝始终还是离不开他,而他也终究没有下定决心前往吉林。

在洪熙十二年的新春硝烟中,朱高煦还是穿着冕服坐在了奉天殿的金台上。

隔着冕旒,群臣看不清他的表情,但他们都能从皇帝那魁梧的身材中了解他的健康。

又是一年过去,尽管还没到他的生日,但他已经在走着五十岁该走的道路了。

这一年,大明朝人口达到一亿一千四百余万,耕地七亿余四百余万,人口中的文盲比例下降到了36%的水平。

这一过程,朱高煦花了整整三十年时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