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如果得到父亲的帮助,用不了几年就能与自己分庭抗礼。
“下面的事情,三位看着处理,若是有什么事情,我担着。”
朱瞻壑给出承诺,三人见状也朝他作揖行礼来回应。
今日的事情,四人能看清楚,别的人也自然能看清楚。
东长安街的一处院落中,换上常服的三杨坐在杨士奇家中正厅,讨论着今日国债的议题。
如江淮、陆愈等人一样,他们都看出了皇帝这是在钓鱼,而国债就是鱼饵,贪官污吏就是湖中大鱼。
三人讨论之后,杨荣便也开口道:“下面的人繁杂,真要管是管不住的,先保住最重要的几人为重。”
“来来回回,也不过就是那三板斧罢了。”杨溥评价道。
对此,杨荣与杨士奇二人也颔首表示同意。
就王回对各地官吏不论官职大小都查三服的手段来说,大明朝官场京察的下限也不过就是如此了。
“先盯好王回那边,另外让下面人变卖耕田宅院,好好收拾好自己的尾巴,接下来几年老实些。”
“若是露出尾巴遭了打,莫要怪我们未曾提醒他们。”
杨士奇端起茶杯抿了一口,那态度对于下面人确实不太在乎。
杨荣和杨溥脸色难看,但也没有办法。
面对朱高煦这种强权皇帝,别说他们,就是霍光、伊尹来了也得敬小慎微的做事。
在他们交谈过后,五千万贯国债的消息便如雨后春笋一般,从北京不断向外蔓延而去。
在一阵“噼里啪啦”声中,洪熙十二年转瞬而逝,迎面走来的已经是洪熙十三年。
正旦新春这一天,洪熙十三年第一季的《大明报》也随之刊发,国债的热度越炒越高。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他们并不知道过去朝廷用国债收割高官富户的手段,只知道身边但凡买了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