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听后还是沉默了许久,末了才道:“徐尚书又为何与我说这些话呢?”
高观已经知道了王骥和陆愈的想法,但他不知道徐硕为什么会帮自己。
对此,徐硕拿起茶杯抿了一口道:“讨个人情罢了。”
徐硕早已弄清楚了太子最信任何人,其一是南京户部尚书江淮,其二便是高观,其三则是张渤海。
至于王骥和陆愈,他们都是为了未来权势才依附东宫,朱瞻壑虽然信任他们,却不会全信。
江淮心思缜密,连皇帝的心思他都能根据线索猜到,自己的心思想要笼络他虽然可行,但却困难。
张渤海虽然也能拉拢,但张渤海代表的不仅仅是新政,更多的是渤海,所以自己的人情对他而言毫无意义。
唯有高观,他既不是太子最信任的人,身后也毫无背景,甚至论起能力也只能说中流水平,最适合接自己的人情。
“与你们共事,还真是难啊……”
高观苦笑,同时看向徐硕道:“既然如此,徐尚书又为何说东宫不适合我?”
面对问题,徐硕放下手中茶杯,缓缓开口道:
“即便是亲人,天天在眼前也难免会出现争吵,高主薄虽然事事都在为殿下着想,可日子久了终归会被埋怨。”
“若是高主薄信任本官,不如下放地方为官,累功待擢,这样反而能让殿下时刻下挂念着你。”
“这……不就是算计吗?”高观嘴里发苦,徐硕也不否认,而是直接点头道:
“若是奸臣能算计,那是场祸害。若是贤臣会算计,那反而是功德。”
徐硕觉得自己已经与高观说的够多了,故此将自己的茶杯放回了茶具上,意图明显。
高观也看出来了,他缓缓起身作揖,最后开口道:“临行前,是否还能向徐尚书请教一个问题。”
“但说无妨。”徐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