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靖难攻略 > 第554章 人老心不老

第554章 人老心不老(2 / 11)

种植,过了一年后防沙树长得高大些,当地百姓又在官府的雇佣下前来继续向前植树,布置草方格。

如果是遇到了戈壁滩,那倒是不用布置草方格,但这也代表他们无法更进一步了。

他们穿过了这长达数里的防沙地区,看着树木从低矮变得高大,感受着脸上的风沙渐渐消失不见,最后呈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片片经过开垦耕种和灌溉的水利农田。

抽水机在远处作响,它们将当地官府利用水库和地下水渠、坎儿井收集起来的天山雪水通过抽水机来排入水渠之中。

水渠经过一片片麦田,保障了麦田维持生存所需的水份。

一望无际的麦田看似很大,但由于产出有限,哈密至今还没做到自给自足,仍然需要从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北直隶等地一地接一地的往这里送来补给。

当然,尽管当地无法自给自足,但也随着抽水机不断调配,加上化肥推广而渐渐提高亩产,总有一天可以做到自给自足。

兴许也正是因为无法自给自足,故此这里骤然多出朱棣等数千人后,对于物资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了。

在他们抵达前,朝廷只需要从甘州、武威等地调派一个月的物资,就足够当地军民用两年之久。

随着他们三千多人抵达,人吃马嚼之下,朝廷不得不再调动半个月的火车运送物资前往哈密。

数百名骑兵拱卫朱棣,在进入农耕区后,面前的道路也变成了两丈宽的水泥路。

队伍向东边的哈密城赶去,走了十余里后,这才在午后抵达了哈密城西。

隔着数百步眺望,周长八里的哈密城实际并不大。

城外的农耕区虽然有着大批正在耕种的百姓,但目之所及的百姓,无一例外都是健壮的农妇,只有少量农夫。

这是因为能在这里务农的,大部分都是戍边将士的亲眷,而曾经被发配到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