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上千万人都有了工作,可以吃饱饭,不用再饿肚子。
结果如此,真假对错还有什么可重要的呢?
正因如此,现在的于谦换了一种思路,那就是让这场盛世延续下去,而他要做的就是防患于未然。
“赵坤,听说你把老家的田都给卖了?”
“对啊,卖了!”
“都卖了?”
“都卖了,能打工谁还愿意种地啊。”
“不只是我,钱德,孙何他们一大群人都把家乡的地给卖了。”
“现在妻儿就在老家宅子里待着,等我家大郎他们毕业了,若是科举考吏当兵都无望,那便和我一起来务工,总比在地里刨食要好。”
“那倒是,地里面干活太累了。”
“对啊,尤其是……”
干活的期间,于谦能听到许许多多的事情,而赵坤他们卖田的事情,便让于谦警惕了起来。
作为大明朝的官员,他知道朝廷的国库积存有多少,眼下的狂欢又能持续多长时间。
他知道,大明朝在京许多官员也都知道,可百姓们不知道。
倘若百姓因为当下的情况而将家乡田地卖了,那几年后这阵狂欢过去,这些百姓又该如何生存?
要么就重新去买田,要么就另谋生路。
想到这里,于谦便开口提醒道:“田还是不要卖,毕竟朝廷的铁路总有修完的一天。”
“修完再说吧!”
“哈哈哈哈……”
对于于谦的劝导,众人并未当成一回事,而这也是他们消息的局限性。
见状,于谦在心底叹了一口气,心里不免担忧起来。
怀揣这种心情,他在当日务工结束后,便结束了对池州的暗访。
他将自己的担心写在奏疏上,并向北京发往。
朱瞻壑处理到于谦的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