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靖难攻略 > 后记·宣德(5)

后记·宣德(5)(3 / 12)

明朝如今根本不缺铜铁。

勋贵武将之所以能经久不衰,主要还是他们和天家绑定太深。

“户部调钱三百万贯,告诉太子,朕不要他的军报,朕只要波斯!”

当朱瞻壑说出这番斩钉截铁的话,群臣便知道没戏了。

宣德二十五年九月初二,凉州卫、燕然卫等部队经过长达十天的准备,在王焘率领下,突然对山脉西部肯因山发起攻击。

冬月初二,太学研制的后膛针发枪实验合格,正式投入生产,朱瞻壑赐名为“宣德式”步枪。

也正是因为如此,明军不管南路还是北路,两路大军都因为无法攻破防线而与帖木儿陷入了僵持。

随着气候转凉,明军迎来了最适合己方作战的宝贵机会。

“不如同意兀鲁伯的要求,天军暂退河中,反正河中广袤土地与矿藏已经到了朝廷手中,消化河中最少需要几十年,不必着急攻入波斯。”

八月初二,朱瞻壑下诏天下,蠲免各灾区所欠税粮,同时调拨六百万贯钱,从湖广、江西、渤海、辽东等地购买粮食一千四百余万石前往受灾地方平抑粮价。

借助士气,朱祁钺一举攻破兀鲁伯布置的两重防线,战事在八月下旬进入了最激烈的第三重防线争夺战。

此役时间长达二十二个月,明军共击毙、击伤帖木儿军队四十余万人,摧毁帖木儿军队火炮七十余门、俘虏帖木儿军队火炮一百四十一门。

于谦站到了主战的位置上,他不仅表态,还以“可斩”二字,将自己推上了风口浪尖。

这又是赈灾,又是购买灾田均分,又是迁移四十余万灾民前往北庭……

经过数天激战,王焘不仅攻占了肯因山,还攻克了肯因山以东的麦兀鹫山峰。

西侧阵线的丢失,让兀鲁伯陷入疯狂。

宣德三十一年四月,朱祁钺教令六部,勒令天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