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靖难攻略 > 后记·隆永而终

后记·隆永而终(8 / 9)

位。

由于朱怡镇驾崩太快,其吉壤仅仅修建不足五分之一,所以殿阁只能在停灵七日后,扶持十二岁的皇太孙朱仲检登基。

八月二十四日,十二岁的朱仲检即大位,殿阁上表朱怡镇为光宗,谥号恭天道仁明诚敬昭武至孝庄闵孝简皇帝。

宋国公胡骧又上疏建议追封谥朱仲检的父亲朱伯潜为睿宗,谥号匡皇帝。

同日,经群臣建议,改明元年号为永历,是为永历皇帝。

九月初五,殿阁大学士郑令尧上疏称睿宗之死与西军都督、安东伯李怀玉,户部尚书孟津明有关,建议彻查。

朱仲检以:“皇祖大行不足月余,不可兴大案。”来搪塞过去。

海军都督、平虏伯李政及南军都督蒋晋率百官上疏,朱仲检怯责而不回应,李政以皇帝默许为由,将李怀玉、孟津明拿下。

宋国公胡骧“献媚”李郑二人,遂得以保全。

九月初九,李政以李怀玉、孟津明指挥西军袭击睿宗为由,将二人处死。

消息传出,举国哗然……

饶是再不懂政事的人,却也知道睿宗与二人相交莫逆,二人得以执掌西军都督府及户部,也是因为睿宗举荐的缘故。

二人害死睿宗,实乃无稽之谈。

十月初五,宋国公胡骧上疏请辞北军都督职,乞请归养。

殿阁大学士郑令尧批准,并将奏疏呈递朱仲检。

朱仲检将所有奏疏留中不发,并令燕山卫、吉林卫护送自己返回燕山行宫……未果。

十月十七,李楙累功拔擢为成都府知府,胡粟因其父投诚,而被李政拔擢为安西都指挥佥事。

十月二十日,凉王、雍王、宁王、项王、淮王、许王等三十二名亲王,一百二十二位郡王向北京致电,希望李政卸任海军都督之职。

同日下午,宋国公胡骧上疏恢复世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