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 第232章 《商鞅》首演前夕

第232章 《商鞅》首演前夕(2 / 6)

80年代,煤气罐是每家每户的宝贝疙瘩,一些筒子楼的集体厨房还专门为它上锁。

甚至,“你家有煤气罐吗”,成了找对象时不能回避的问题,没有煤气罐,相亲一准黄。

吃完早饭,方言把煤气罐捆在摩托车上。

一溜烟的工夫,直奔最近的换气站。

等换好气回来时,跟杨霞说道:

“妈,中午我上外头吃去了。”

“晚上回不回来啊?”

“回来吃!”

方言拿上公文包,赶着去人艺。

《商鞅》的最终彩排,就在今天下午。

在此之前,先上趟人文社,找师兄蹭饭。

方言坐在章光年的对面,扒着搪瓷杯里的红烧肉,“师兄,您觉得怎么样?”

“你这武侠,倒是跟香江的不一样。”

章光年随手翻了翻《一代宗师黄飞鸿》。

“嘿嘿。”

方言嘴边粘着一粒饭,说自己的跟香江新派的最大相似之处,就在于把武侠元素融入到华夏历史当中,而区别在于武功的高低。

章光年满意地点头,准备让人文社多印出几份样本,然后让胡木桥代为转交。

“师兄,到时候您也得给我一份。”

方言要把修改好的《一代宗师黄飞鸿》以及创作谈,用ems寄给《城》编辑部。

“吃饱了吗?”

章光年慈眉善目,递上个窝窝头。

“吃饱了,吃饱了。”

方言摇了摇头。

章光年道:“这届茅盾文学奖的提名名单出来了,想不想知道自己入围了没有?”

“当然想啊,师兄!”

方言脱口而出。

整个茅盾文学奖实行票决制,评奖委员会的评委会对参评作品阅读、讨论的基础上,选出不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