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看上去斯斯文文的眼镜男人,不禁想到了后世轰动一时的「江楠案」,这人可是个大特务。
而且是双面间谍,也是佛波勒的线民。
甚至,出版过常凯申儿子的传记。
在田老板的介绍下,两拨人互相认识,打着招呼。
「幸会,幸会。」
正当方言挨个握手时,赵伯溪激动地凑了过来,「你是不是就是那位提出"世界戏剧体系"和"三大表演艺术体系"理论的方言!」
「区区不才,正是在下。」
此话一出,立刻一片哗然。
特别是「海运」剧社的社员们,一窝蜂地涌了上来,一副「终于见到真人」的样子。
「没想到岩子在美国都这么受欢迎啊。」
王安逸不禁感慨了一句。
白若雪却诧异不已,一问陈若曦才知,华夏的各大戏曲团经常到海外巡演,旧金山、纽约、西雅图等地的华人每次都会去捧一捧场。
到场的媒体,除了《旧金山晚报》等以外,自然也有《华侨日报》等华文报纸。
每当接受采访时,戏曲团总会把「世界戏剧体系」、「三大表演艺术体系」等理论搬出来,而提出这个理论的「方言」,自然也被反复地提到。
随着各大华文报纸的报道,方言这位「青年戏剧理论家」,渐渐在华人圈里,小有名气。
话题围绕着方言,白若雪和陈若曦尽管是第一次见面,却仿佛一见如故,闲聊了起来。
「我听萧老说,你和方言在美国出版了一本?」陈若曦语气里透着好奇。
「喔,还有这种事!」
江楠看了看被包围的方言,又望了望白若雪,就见她摆了摆手,谦虚地说:「是方老师独立完成的,我只是替他做些翻译工作。」
萧乾笑道:「千万不要有这种想法,翻译跟创作没有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