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 第309章 两代小品之王

第309章 两代小品之王(2 / 5)

厮皱了皱眉。

姜坤摆了摆手,“我觉得方老师是想让你们表演的时候,互为捧逗,捧逗合一。”

“没错,我就是这个意思。”

方言建议把《考演员》掐头去尾,提炼出一个简短的小品,然后把相声剧里的一些包袱技巧,比如“吃了吐”都揉进去,最后形成了十几分钟而且有准词的作品。

“这個好啊!这个形式可比《胡椒面》的哑剧小品还新鲜!”

陈佩厮紧皱的眉毛舒展了开来。

“新鲜吧?”

方言道:“这个节目要是真成了,你们等于创造了一种新的曲艺类型,将来没准要称呼你们一句,‘小品之父’也说不准。”

朱时茅一个激灵,“可千万别这么说,您才是‘小品之父’。”

陈佩厮嘿然一笑,“对对对,您才是小品之父。”

“这事我们说了都不算,还是交给老百姓定吧。”方言叮嘱道:“现在的当务之急是你们要把这个小品编排出来,组织笑料的时候不要操之过急,最好安排伏线,层层铺垫,这样才能抖响包袱。”

陈佩厮为难道:“可相声剧这玩意儿,我和老茅都不会啊。”

方言转过头:“姜坤老师,这个恐怕就要你出马了。”

姜坤满口答应了下来,承担起帮陈佩厮、朱时茅重新编排小品的重任。

黄一鹤感慨了一句:“如果这样的小品,能再多来几个就好了。”

“如果没有强制要求教育意义的话,我相信搞笑的小品以后只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好。”

方言意味深长道。

黄一鹤问:“这也是最棘手最难办的地方,方老师,不知道您有没有什么好主意?”

“也没必要强求春晚的每个节目都有教育意义。”

方言笑道:“佩厮这个小品就是纯粹让老百姓开心,然后我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