吗?”
“还行。”
“砖窑……烧砖?”
“不,也是蔬菜种植。”
县主管略微犹豫,把手中准备扶持三元农业公司的多个方案,递给文员,起身晃了晃,“走!”
余家村距离砖窑约有三里地。
曾经有条小路穿过北边荒地,再绕过窑坑,直通砖窑。
前段时间下雪,小路难行,余阳只能走十里营那边的土路。
但自家改造砖窑,并把那边当做一份产业,这条小路肯定要修。
因此昨天大哥送完午饭回来,就安排人在原本小路的基础上,连夜铺砌了一条临时的红砖小道。
等有钱了,说不定还会修一条柏油大路,直达高速上下道。
来到砖窑。
众人可能喝的有点多,加上县主管在场,担心自己说错话,全都有些沉默。
余阳让二哥打开给砖窑内部拉扯的电灯,露出正在修建的超级大火炕。
以及众多错落有致的规划标识。
包括:
20平方米的金针菇,
20平方米的香菇,
20平方米的木耳菜。
20平方米的生姜,
20平方米的白芦笋,
50平方米的韭黄,
50平方米的蒜黄……
然后又靠近窑洞入口,设置了:
50平方米空心菜,
100平方米的菠菜,
100平方米的小白菜,
100平方米的小土豆……
总计866平的可种植面积,几乎全被蔬菜塞满。
等到成熟,加上农妇在2号塑料大棚种植的香菜、青椒、生菜、茼蒿、黄瓜、油麦菜等等。
再加上从平东湖采购的莲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