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彭小勇。
因为周煜文印象很深,小时候所有的孩子都能出去玩,只有彭小勇每天基本上都是有写不完的作业,戴着那个厚厚的黑框眼镜,在大姑姑家,那个工厂分配的两室破小楼里,一张简易的书桌上,是一沓又一沓写不完的试卷。
因为各个家庭的阶层的确有了差距,所以亲戚们的确玩不到一起去了,尤其是大姑姑一家,完全没有共同语言,即使聚在一起吃饭,也不知道聊什么。
年轻一辈的小孩子们根本就不懂这些,但是大姑姑就会告诉自家孩子,他们就是看我们家没钱,才不和我们玩的。
所以小勇你要争口气!
你要好好学习!
你得出人头地!
表哥也算争气,从小就是全额奖学金。
高中毕业以后甚至出国留学了。
当然,出国的钱是各家个凑了一点。
那也是大姑姑第一次低头求人。
不过她求人也很硬气,她说,她这辈子没求过人,但是为了儿子的未来,必须低头。
“我这辈子就这样了,但是我不能让我儿子留在这里,我儿子既然有能力,那就配得上最好的!”
这句话周煜文印象很深,因为当时周煜文高中。
大姑姑就这么来到自己家,对着自己父亲咬着牙说了这么一句。
别的家里好像都给了多少,周煜文也不清楚,但是周煜文家是给了十万块。
因为周煜文的父亲周国斌还是很希望自家子侄有出息的,父亲当时对表哥特别好。
只可惜后面因为家里拆迁的原因,闹了点矛盾,后面也不联系了。
关于拆迁又是一个大问题。
爷爷当时也算是有身份的人,在城市的中心位置,有着三上三下的大房子,还是靠路边的位置,自建房要说豪华是说不上的,但是大是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