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议论纷纷,嘴上都在谴责杨彪。
不过他们的心思却是各不相同。
杨彪的威望和地位太高了,此番突然反叛,实在是让人感到匪夷所思,就像是预谋已久的一样。
不少大臣们心里都暗暗开始了怀疑,难不成邺城的天子才是正统?
杨彪当真在迁都许县之前,就看穿了曹操的不轨之心,偷偷将天子送去了邺城?
当然,这种猜测他们只能在心里想想,肯定不敢付诸于口,嘴上能说的只有对杨彪的谩骂,还有对伏完、董承的恭维。
杨彪一倒,领头的就只剩下他们两人了。
听到耳边传来的各种声音,董承有些心虚,目光不时看向大殿门口;而伏完则闭目养神,沉稳如山。
天子端坐在上方的主位上,神色木然,心里难受至极。
“杨公,朕一直都如此信任你,你为何要背叛朕,为何要暗中投效那伪帝?朕的心都要碎了。”
若不是当着百官的面,天子真想哭出来。
痛,太痛了。
就在众人各怀心思之际,一道不急不缓的脚步声传来。
他没有小步快走,也没有脱掉鞋子。
这便是入朝不趋,剑履上殿。
可天子分明没有赐予他这等赏赐。
他一入殿,宦官阴柔的唱礼声便响起了。
“大司空到——”
众人纷纷噤声,看向大殿门口。
曹操扶着剑走了进来。
一直闭目养神的伏完也睁开了眼睛。
董承心中兴奋,低声道:“伏公,精神点,可别跌了份!天子在邺城看着你呢!”
“哼!”伏完冷哼一声,抖了抖衣袖,转身大步迎上步入殿中的曹操。
他这一举动也瞬间吸引了殿内百官的目光,包括上方端坐的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