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要振兴大汉可离不开孝直你的辅佐,况且朝廷还有很重的担子等着伱去担起来,汝安能言死?”
法正连连叩首,泪如雨下。
此时此刻他只觉得自己这趟受的所有凶险和苦难都值了,天子如此器重于他,他还有什么可奢求的呢?
大殿内的其他大臣们也都对法正颇为羡慕,因为天子的这番评价的含金量不可谓不高。
法正这趟是拿命拼出了一份大好前途。
一番安抚之后,刘协询问道:“孝直,驿馆走水那一日晚上具体发生了何事,可确定是甄氏所为?”
目前他手中尚没有证据能证明走水是甄氏做的,所以还是得问一问法正这个亲身经历者。
面对这個问题,法正不敢轻易回答,沉思片刻后才说道:“臣那一日早早地便睡了,醒来时屋外的火势已经极大。”
“当时臣本想带着账本逃出去,但却发现门窗皆被锁链锁了起来,由此可见走水并非意外、乃是针对臣而来的。”
“若非贾中书安排在臣身边的绣衣使者及时搭救,臣恐怕已经命丧火海。”
法正据事直言,没有一丝一毫夸大,也没有直接说是甄氏放的火,只是说走水并非意外。
原因很简单,他心里虽然清楚这件事多半乃甄氏所为,可他也没有实际证据。
要知甄氏并不是什么小门小户,乃是帮助天子击败袁绍的从龙功臣,还是甄贵人的亲族,所以他也不敢随便下定论。
“也就是说,爱卿并不清楚是谁纵的火?”
刘协挑眉问道。
法正点点头,但稍作迟疑后又道:“不过根据保护臣的那位绣衣使所言,他在当晚看见有人潜入驿馆泼洒桐油。”
“后来他在甄氏府上看见过泼洒桐油的那几人……他们似乎是甄氏族人。”
一时间,大殿内安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