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道:“晚辈庞统,来与郑公辩第二场!”
刚刚第一场辩论已经算是结束了。
很明显郭嘉没有辩过郑玄。
那么这第二场,则是由庞统出马。
台下众人见此都面露异色,庞统的牙尖嘴利在辩论开始前就展现过,这绝对是个不好对付的角色。
华歆见此有些坐不住了,本想起身应辩,但见郑玄没有动作,只好忍耐下来。
郑玄目光幽深地看着庞统,问道:“小友言老夫只看见了表象,此话何解?”
庞统笑道:“郑公说得没错,儒法的确有种种益处,这一点自是不可否认的,郭司徒也并未否认过。”
“郭司徒的观点也很明确,儒法是好的,但已不适应当今的时局,更不能满足我大汉发展的需求。”
“这一点我们很清楚,但郑公却只看见了儒法好的一面,却看不见儒法并不能让大汉富强的事实。”
“国家何以致富?何以为强?百姓能吃饱穿暖、国库充盈为富,军队兵甲齐备、铁骑无数为强!”
“然而这两点,儒法都无法满足。”
庞统起身在辩台上踱步,神态自若,随后他将目光看向郑玄,说起了一则故事。
“我当初游学之时,曾偶然听到一干农活的农夫与一书生的对话。”
“农夫对农活苦不堪言,抱怨不休,书生听后便搬出圣人之言安慰他,说圣人曰: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当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郑公可知那农夫是如何回答的?”
庞统对郑玄笑问道。
郑玄缓缓摇了摇头。
庞统哈哈一笑:“那农夫说:圣人啊,最喜欢胡说八道了,你让他在这种一辈子地试试?”
“那书生无言以对,最终掩面而去。”
“不知郑公若是那书生的话,会如何回答农夫的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