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看透问题本质固然可贵,朱元璋偏偏选择了最保守的办法,去回避这个问题。
邓千秋两世为人,当然清楚,这种态度固然可以让江山稳定,偏偏……也使整个明朝从此开始暮气沉沉,永远都处于税赋不足,捉襟见肘的状态。
邓千秋继续道:“看到了问题,就去改造它,怎可一味回避呢?今日回避了这个问题,将来也是遗祸无穷的啊!毕竟,这天下的税赋,都取之于农,对农人而言,是何等沉重的负担,天下承平时还好,一旦有事,这种负担只会不断的增大,直到农人无法承受的地步。”
“而另一个问题就在于,不将商税视为经济基础,可天下以物换物,互通有无,是无可避免的,这是人之本性,无法禁绝,却又不去尝试使他们成为稳定税源,必然也要成为祸源。”
朱标恍然大悟:“听你一席话,真是胜读十年书,这样说来,父皇有八成圣明,却也有两成糊涂。”
邓千秋眨了眨眼睛道:“这是殿下说的,卑下没说。”
朱标莞尔:“算账,算账。”
…………
文原吉无法理解,为何陛下要微服出巡。
这多危险啊,虽然带了十几个护卫,可若是遇到了歹人……
他跟在朱元璋的身后,左右张望,一步一回头,提心吊胆着。
只是这一路,他不免发泄着心里的愤恨:“邓千秋不是好人,外头都叫他邓扒皮,听说落在他手里的人,没有一个好下场的。”
“这其实也没什么,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迟早他要拿问,微臣担心的,还是太子殿下啊。太子殿下平日里礼贤下士,读书也很用功,乃纯孝之人,可这些时日,却不知如何……无心读书了。陛下,这不能小看啊,需知防微杜渐……”
朱元璋此时的心情有点不好,他不耐烦地道:“得了,得了,你能不能少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