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有人抬眼,偷偷去瞄李善长,亦或者是看汪广洋的脸色,见二人神色庄重肃穆,便又生了疑心。
此二公都位高权重,一个左丞相,一个右丞相,应该不会这样急不可耐地下场。
难道……
这转念之间,又有人朝参知政事胡惟庸,以及御史中丞刘基二人看去。
而此二人,则都面上泰然处之,内心却已掀起了惊涛骇浪。
参知政事胡惟庸,向来拉拢淮泗功勋之臣,以李善长的继承者自居。
而御史中丞刘基,与汪广洋一样,都是天下读书人所倾慕的对象,乃江浙一带出来的名臣。
这两年,李善长、胡惟庸为首的淮泗功勋,和汪广洋、刘基为首的儒臣,斗的很厉害,彼此之间,相互攻讦。
现在这刘智突然发难,令胡惟庸潜意识地瞥了刘基一眼,他怀疑,这是刘基授意了刘智什么,是某种总攻的讯号。
而御史中丞刘基,则心里更是大惊,他对今日之事,此前一无所知,现在突然闹出这么一出,到底是奔着谁去的?
寻常人看这一场哭诉,可能只是一个老师对学生们的痛斥,可这位姓刘名基,字‘伯温’的江浙大儒,所要考虑的事就多了。
他微微抬眸,戒备地看一眼胡惟庸,眼里虽还轻描淡写,心里却已有无数个念头蹦出。仿佛此刻,在这大明门,彼此二人,都认为对方在此潜藏了千军万马,只等厮杀。
于是群臣们个个缄默不言,内心却或恐惧,或思虑,或戒备,亦或隐有杀气,彼此之间,各怀心思。短短几句话的功夫,竟已不亚于一场大战前的平静。
晋王三人,听的已是恐惧万分,突然如此大阵仗,然后又是刘智的泣告,怎么看,都是父皇有备而来,是要好好收拾他们啊。
朱元璋已是气得七窍生烟,没想到,竟还有这么一出,当即气咻咻地喝道: